在小胡同里做好精细治理大文章!城关街道背街小巷整治行动进行中
墙面粉刷一新,路面平整通畅,转角还能看到花池里的一片芬芳,这样的背街小巷在城关街道正变得越来越多。2020年起,随着北京市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城关街道逐步开始对辖区内的各条背街小巷进行全面改造升级,通过扮靓“家门口”的环境,切实提高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城关街道境内的诸多街巷建成时间早,交通通达度高,人流车流密集,但街面环境却不容乐观。像其中的营房胡同,就存在着两侧围栏倾斜、墙面破损脏污、人行道破损等等问题,不仅影响市容环境,更是对周围居民的安全出行造成不便。位于房山南大街附近的九州东里路也有着相似的问题,水泥路面破损严重,使得这条胡同一到下雨天,就成了水坑连泥坑的“烦心路”。
但随着计划的开展,城关街道将迎来一次环境大提升!去年一年城关街道已完成保健路、党校路、站北路及九州A路等四条背街小巷的整治升级,通过整修路面、粉刷墙面、落实周边商户门前三包等措施,改善环境之余更是提高了道路通达度。在接下来一年的背街小巷整治计划中,城关街道将对营房胡同、学房胡同、城关南斜街、城关中心幼儿园路以及九州东里路等五条街巷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这次升级改造围绕建筑墙面、便道设计、维修井盖以及标识系统等五大项进行。新的设计根据利民便民的原则,从最基础的路面维修、墙面翻新,再到加装盲道、建立标牌及创造城市绿地,将融合城关的历史文化与周边整体环境,力争为居民打造出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
除了“硬件”升级,城关街道还注重通过“软件”建设进一步推进治理。目前城关街道登记在册的小巷管家已有211人。这些居民的“贴心人”在维护街巷环境,沟通其他部门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一年,城关街道将为更多申请成为小巷管家的志愿者提供政策技能培训,不断完善小巷管家与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推选通报更多优秀小巷管家事迹,通过这些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巩固背街小巷改造成果。
街巷作为城市的血脉,不仅是民之所居、民之所聚的城市细胞,更是城市记忆与地区文化的沉淀。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是文明城区创建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直接展现。接下来,城关街道将依照规划,扎实推进背街小巷改造升级,让背街小巷成为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中的亮点,使其成为文脉传承的载体、生态宜居的家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