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城关街道:守严守牢疫情防控的关键防线   ——城关街道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城关街道 2020-04-23 10:39:31

     疫情防控,关键在治,基础在防。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保卫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守好社区,就是守住城市,守护人民!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有坚实的基础。面对社区疫情防控的艰巨使命,城关街道各村各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没有犹豫彷徨,他们坚守岗位、日夜不息,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凝聚起众志成城、齐心战疫的磅礴力量。

党建引领 主动作为

 把社区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病毒,挑战人的免疫机能;疫情,考验城市的“免疫系统”。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如何有效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组织力量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坚实支撑。疫情发生以来,城关街道工委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协调,严密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1月22日,召开全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动员部署会,全体机关干部停休,第一时间成立城关街道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抽调213名机关干部下沉防控一线。

       时间就是生命,开战就是决战!城关街道各村、各社区、各单位闻令而动,立足职能职责,对全力打好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安排部署。

——街道工委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动员退役兵、30岁以下优秀年轻同志共计24人组成预备役军人应急分队,充实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街道向辖区教师发出倡议,积极参与街道防控工作,辖区教师积极响应,130余名教师到各社区报道,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防控不缺席,他们是最美教育者。

——各村各社区以党支部为核心,强化组织动员,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党员先锋岗70个、共青团员先锋岗10个、志愿者服务岗62个,充分发挥了群众路线优势,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永安西里社区利用既有“西里老街坊”党员动员机制,以楼栋为单位,发动党员、居民代表、楼门组长、热心群众150人,组建西里老街坊志愿服务队。

——瓜市村抓实三级网格,根据村域实际,按照居住片区,将全村划分为四个网格,每个网格由1-2名两委干部专人负责作为网格长,坚持防控工作“十落实”。

——东坟村党支部发挥“环形互动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党建“环形互动管理模式”,严防输入、严防扩散、严防输出,将村民的健康和财产,牢牢的环在安全地带,画出疫情防控安全同心圆。

——城关街道八十亩地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以村为战,八十亩地村出租车司机义务组成临时应急小分队。

——各村各社区以党支部为核心,真正形成群防群治的严密体系,涌现出许多夫妻岗、父子岗、母女花、父女档、全家福、西里老街坊志愿者、站北路临时党小组等一大批典型人物。

       同时,城关街道各村、各社区还注重总结近年来加强基层治理的经验,及时把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方面的有效做法运用到社区疫情防控中,不断优化党建引领社区疫情防控体系,推动各项部署在社区落实落地。

既当指挥员 又当战斗员

 勇做社区疫情防控“领头雁”

       在社区这个战场上,扎紧安全网,守好门、看好家,社区党组织书记肩负着重要责任。为打赢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街道各村各社区书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将坚定的初心使命书写在社区防控最前沿,书写在居民群众心坎里,疫情面前,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退伍不退志,身兼数职战“疫”线

申希森.jpg

“最近返京人员多,一定要查好行动轨迹。”“仔细辨认我们村的村民,生面孔要询问,要看看有没有去过外地。”“中午、下午下班时间人员往来多,一定要守好,责任心必须要加强,一点儿不能大意。”申希森同志一句句叮嘱完村口检测岗的工作人员,又急忙赶往下一个地方……申希森是房山区城关街道工委副书记、武装部长、退役军人服务站常务副站长、洪寺村党委书记,同时也是团职军转干部,一位退伍军人。疫情来临,他身兼数职,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在前,积极发扬军人精神,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退伍不退志”的本色和担当。洪寺村是一个大村,有5800余人,10个检测岗,申希森作为村书记,是村子防控的“指挥官”,也是村子的“保护神”。疫情防控以来,洪寺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防控一线用一面党旗筑起了战“疫”的坚强堡垒。

战“疫”一线,“疫”往直前

杜贺红.jpg

   “从居委会出发,到第一个检测岗永兴园小区285步,再到第二检测岗九州B区493步,再到第三检测岗永兴达小区369步,再到第四检测岗南大街57号楼158步,再到第五检测岗营房小区1265步。这是从防控疫情以来,每天至少要走3遍的路线。我一边边走一边想社区排查中是否还有漏洞、防控检测岗哪个点位还需要加强、哪位居家隔离人员还需要安抚……”杜贺红是房山区城关街道永兴达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挨家挨户排查、设置检测岗、入户宣传……80多天来,她带领永兴达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始终坚守在战“疫”第一线,尽心竭力维护着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她用每一支笔、每一页纸,记录着每个家庭的安康,用每一次敲门问候、每一次四处奔忙播撒关爱的阳光。她在岗位上与小区群众守望相助,带领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同筑造了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自己责任和担当。

     谁都不是生而英勇,只是他们选择了无畏。在城关街道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17年前,因抗击“非典”工作出色火线入党,17年后,她依然保持着那种雷厉风行的作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永安西里社区李春艳,有防控一线“立即办”,社区女汉子也有大能量的农林路社区书记宇文晓茹,有身兼数职,却一直奋斗在抗疫一线心系百姓的北关村女书记张秀红,有把检测岗当成家的东瓜地村书记刘玉清......疫情面前,他们用自己的辛劳和坚守,战斗力“满格”地释放光热,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心呵护社区的每一位居民,让疫情期间的社区更有战斗力,也更有温情。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用真情帮助隔离人员——3月1日,城关街道北街社区居家观察人员胡爱花收到了一个装着松柳、韭菜等种苗的箱子,箱子上还配着暖心的小诗并注有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电话和党支部书记史岚的手机号码。“隔门不隔情,温暖大家庭。诉求与我说,温暖您心窝……”胡爱花感动得不得了,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这份幸福。如今,芽苗菜已经长得绿油油的,“看到这片绿色,我们就仿佛看到了战胜疫情的希望!”大家满怀信心地说。疫情发生以来,北街社区对居家观察人员提供温情服务,还开设了线上剪纸课,得到居民广泛认可。

    “尊敬的城关街道领导您好,我是蓝城家园社区业主,我今天给您写这封信是要向您表扬蓝城家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董伟……”。城关街道蓝城社区党支部书记董伟在检测岗执勤时,来了一对刚从东北老家回来老人。董伟立刻上前,帮他们登记,讲解居家观察事宜,在得知他们家里没有体温计后,又马上带他们去药房购买,将老两口安排得妥妥当当。居家观察的14天里,他关心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用真心换真心,与他们同舟共济,陪他们共渡这一段艰难,但充满了温暖和爱的时刻。


民有所需我必有应,用爱心关怀邻里街坊

蔬菜直通车.jpg

      疫情发生后,社区居民出现“买菜难”,为填满社区居民的“菜篮子”,社区居委会还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安全的方式,将“蔬菜直通车”引进社区,减少居民与外界接触,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蔬菜直通车”采用线上套餐订菜”模式。直通车负责人提前把下期蔬菜包中所含的蔬菜种类和价格通过便民微信群发布给居民,居民通过微信直接线上下单,等待统一配送。“现在是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能够把新鲜蔬菜送到我们家门口,真的感谢你们,为我们老百姓考虑的真周到!”社区居民赞不绝口。

       这是一场特殊的迎亲仪式,没有车队、没有迎亲团、没有摄像师,只有新郎王猛一人。他是房山博爱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而新娘陈彦超则是房山中医院的一名护士。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医护人员的他们始终奋战在一线。他们一开始本想将婚礼延期,但是后来两人都不约而同的在各自单位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到最前线去。为了给自己和对方一个交代,所以他们决定婚礼如期进行。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也为了疫情期间不造成人员聚集,2020年2月19日一早,《今天你要嫁给我》的音乐突然在房山区城关街道永安西里社区的广播中响了起来。身穿红色马甲的永安西里居委会工作人员按照昨天夜里的彩排,给了他们一个惊喜。刚下楼目睹这一切的新娘和新郎感动地喜极而泣。这对于一对新人而言必将是一个难忘的婚礼。

       头雁引领,群雁高飞。面对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千难万难,社区工作者们在社区书记的带动下,无私忘我、负重担当,用奉献和汗水为群众排忧解难。

       城北社区工作者王倩被居民称为一只奔跑着的小兔子,为了节省时间,她干什么工作都是一路小跑。新东关社区90后宝妈张瑞聪,身怀二胎,先兆流产却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群众感动地说,“也许社区工作者有很多不足,可不要忘了,他们对病毒也不免疫,完全是拼着命来帮助我们。至少现在,他们就是社区的英雄!”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打好社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疫情肆虐,举国赴战,全民皆兵,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社区党组织发挥强大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及时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工作优势,广泛组织动员居民群众,充分调动整合社会力量和各方资源,党员干部群众齐上阵,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社区党员站了出来——

 2月2日,站北路小区接到了设立卡口严防疫情的指示。因为拆迁,站北路小区站只剩下一栋楼,没有了物业,也没有保安。疫情骤然来袭,设立检测岗一下成了问题。该小区有不少退休的老党员和退役老兵, 这一次毫无意外,社区的“老兵组长”王占生又站出来了。王占生是一名退役老兵,今年78岁,住在站北路小区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担任楼门组长,无偿为小区居民服务。王占生立刻开始动员这些党员和老兵战友,在他和搭档李祥的号召下,经党支部同意,成立了疫情防控临时党小组,把党旗插在最需要的地方,党员带头,迅速拉起了一支15人的志愿者队伍,一直志愿坚守社区防控。

王占生.jpg

在房山区城关街道农林路社区18号楼小区的检测岗上,每天都会看到一位胸前别着党徽、胳膊上戴着红色志愿者袖标的老人。他不怎么爱说话,尽管戴着口罩却也总是习惯性的板着脸,严肃而又认真的对来往车辆、人员等进行登记和体温检测,宛若“门神”般守护着身后的18号楼小区。他叫张英峰,今年62岁,是农林路社区一名退休老党员。在疫情发生前期,他因为心脏疾病正在住院治疗,出院后听说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站岗执勤,第二天便主动到自家所在的18号楼检测岗报到上岗。农林路社区书记宇文晓茹听说这一情况后,专门找到老人,劝老人先回家休息,把身体养好再来。老人却执意不肯,他说:“我没事!自家人管好自家门,为了楼院大家的安全,咱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老人话虽不多,却充满力量,让在场所有人都深受感动。

张英峰.jpg

   “咱们是党员,其实很平凡。柴米油盐上下班,苦乐常相伴。咱们是党员,其实不简单。红旗下面宣过誓:人民就是天。”社区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豁得出的光辉形象,也感染着周围的广大群众,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居民群众跟了上来——

  一个党员一面旗,唤起群众千百万。在这场全民共同战疫的过程中,在各个社区,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分昼夜值守在防控点上,巡逻在小区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社区普通居民。“要向党员一样去战斗”,是他们最真挚的愿望,也是最坚定的决心。

她叫王棋盟,今年19岁,读于武汉警官职业学校的她已在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寒假从武汉返京后,她自觉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了居家医学观察,并在解除居家医学观察的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北街社区检测岗的志愿者。不只是她,她的母亲卢秀香和父亲王振也都是洪寺村检测岗的志愿者。她说:“国家有难了,谁都不能袖手旁观,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只有疫情尽快控制了,国家才能安宁,我们才能踏实过日子!”

王棋盟.png

刘增秀是房山幼儿园的一名保洁工,1月30日原本休假在家的她,看到幼儿园领导在微信群发起的“走出家门,参与到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去”的倡议,便主动到所在的燕房路小区参加志愿服务,不仅是刘增秀,她的丈夫张广龙和女儿刘昊楠也主动参与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还在上大三,已是预备党员的刘昊楠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没有很大的力量,不能保护很多人,只能尽微薄之力,希望身边的大家都平安健康。”刘增秀也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都是普通人,只能力所能及的做些小事,跟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和其他人相比真的微不足道!”

刘增秀.jpg

  居民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城关街道各级组织齐上阵,并通过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居民群众迅速聚拢在党的旗帜下,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睦邻相助,在社区疫情防控战场上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每个人虽然只是平凡的微光,但却汇聚起光芒万丈!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市、区政府的严密部署下,在城关街道工委的正确带领下,广大社区党组织冲锋在前,广大党员干部拼搏奋斗,广大居民群众众志成城,社会各方力量守望相助,就一定能把社区这道防线坚决守住,胜利必将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