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城关街道:守严守牢疫情防控的关键防线 ——城关街道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关键在治,基础在防。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保卫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守好社区,就是守住城市,守护人民!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有坚实的基础。面对社区疫情防控的艰巨使命,城关街道各村各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没有犹豫彷徨,他们坚守岗位、日夜不息,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凝聚起众志成城、齐心战疫的磅礴力量。

党建引领 主动作为
把社区疫情防控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病毒,挑战人的免疫机能;疫情,考验城市的“免疫系统”。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如何有效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组织力量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的坚实支撑。疫情发生以来,城关街道工委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协调,严密部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1月22日,召开全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动员部署会,全体机关干部停休,第一时间成立城关街道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抽调213名机关干部下沉防控一线。
时间就是生命,开战就是决战!城关街道各村、各社区、各单位闻令而动,立足职能职责,对全力打好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安排部署。
——街道工委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动员退役兵、30岁以下优秀年轻同志共计24人组成预备役军人应急分队,充实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街道向辖区教师发出倡议,积极参与街道防控工作,辖区教师积极响应,130余名教师到各社区报道,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防控不缺席,他们是最美教育者。
——各村各社区以党支部为核心,强化组织动员,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党员先锋岗70个、共青团员先锋岗10个、志愿者服务岗62个,充分发挥了群众路线优势,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永安西里社区利用既有“西里老街坊”党员动员机制,以楼栋为单位,发动党员、居民代表、楼门组长、热心群众150人,组建西里老街坊志愿服务队。
——瓜市村抓实三级网格,根据村域实际,按照居住片区,将全村划分为四个网格,每个网格由1-2名两委干部专人负责作为网格长,坚持防控工作“十落实”。
——东坟村党支部发挥“环形互动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党建“环形互动管理模式”,严防输入、严防扩散、严防输出,将村民的健康和财产,牢牢的环在安全地带,画出疫情防控安全同心圆。
——城关街道八十亩地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以村为战,八十亩地村出租车司机义务组成临时应急小分队。
——各村各社区以党支部为核心,真正形成群防群治的严密体系,涌现出许多夫妻岗、父子岗、母女花、父女档、全家福、西里老街坊志愿者、站北路临时党小组等一大批典型人物。
同时,城关街道各村、各社区还注重总结近年来加强基层治理的经验,及时把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方面的有效做法运用到社区疫情防控中,不断优化党建引领社区疫情防控体系,推动各项部署在社区落实落地。
既当指挥员 又当战斗员
勇做社区疫情防控“领头雁”
在社区这个战场上,扎紧安全网,守好门、看好家,社区党组织书记肩负着重要责任。为打赢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街道各村各社区书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将坚定的初心使命书写在社区防控最前沿,书写在居民群众心坎里,疫情面前,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打好社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疫情肆虐,举国赴战,全民皆兵,没有人能置身事外。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社区党组织发挥强大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及时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工作优势,广泛组织动员居民群众,充分调动整合社会力量和各方资源,党员干部群众齐上阵,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社区党员站了出来——

2月2日,站北路小区接到了设立卡口严防疫情的指示。因为拆迁,站北路小区站只剩下一栋楼,没有了物业,也没有保安。疫情骤然来袭,设立检测岗一下成了问题。该小区有不少退休的老党员和退役老兵, 这一次毫无意外,社区的“老兵组长”王占生又站出来了。王占生是一名退役老兵,今年78岁,住在站北路小区二十多年来,他一直担任楼门组长,无偿为小区居民服务。王占生立刻开始动员这些党员和老兵战友,在他和搭档李祥的号召下,经党支部同意,成立了疫情防控临时党小组,把党旗插在最需要的地方,党员带头,迅速拉起了一支15人的志愿者队伍,一直志愿坚守社区防控。

在房山区城关街道农林路社区18号楼小区的检测岗上,每天都会看到一位胸前别着党徽、胳膊上戴着红色志愿者袖标的老人。他不怎么爱说话,尽管戴着口罩却也总是习惯性的板着脸,严肃而又认真的对来往车辆、人员等进行登记和体温检测,宛若“门神”般守护着身后的18号楼小区。他叫张英峰,今年62岁,是农林路社区一名退休老党员。在疫情发生前期,他因为心脏疾病正在住院治疗,出院后听说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站岗执勤,第二天便主动到自家所在的18号楼检测岗报到上岗。农林路社区书记宇文晓茹听说这一情况后,专门找到老人,劝老人先回家休息,把身体养好再来。老人却执意不肯,他说:“我没事!自家人管好自家门,为了楼院大家的安全,咱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老人话虽不多,却充满力量,让在场所有人都深受感动。

“咱们是党员,其实很平凡。柴米油盐上下班,苦乐常相伴。咱们是党员,其实不简单。红旗下面宣过誓:人民就是天。”社区党员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豁得出的光辉形象,也感染着周围的广大群众,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居民群众跟了上来——
一个党员一面旗,唤起群众千百万。在这场全民共同战疫的过程中,在各个社区,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分昼夜值守在防控点上,巡逻在小区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社区普通居民。“要向党员一样去战斗”,是他们最真挚的愿望,也是最坚定的决心。
她叫王棋盟,今年19岁,读于武汉警官职业学校的她已在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寒假从武汉返京后,她自觉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了居家医学观察,并在解除居家医学观察的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北街社区检测岗的志愿者。不只是她,她的母亲卢秀香和父亲王振也都是洪寺村检测岗的志愿者。她说:“国家有难了,谁都不能袖手旁观,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只有疫情尽快控制了,国家才能安宁,我们才能踏实过日子!”

刘增秀是房山幼儿园的一名保洁工,1月30日原本休假在家的她,看到幼儿园领导在微信群发起的“走出家门,参与到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去”的倡议,便主动到所在的燕房路小区参加志愿服务,不仅是刘增秀,她的丈夫张广龙和女儿刘昊楠也主动参与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还在上大三,已是预备党员的刘昊楠在微信朋友圈里这样写道:“没有很大的力量,不能保护很多人,只能尽微薄之力,希望身边的大家都平安健康。”刘增秀也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都是普通人,只能力所能及的做些小事,跟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和其他人相比真的微不足道!”

居民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城关街道各级组织齐上阵,并通过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居民群众迅速聚拢在党的旗帜下,根据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睦邻相助,在社区疫情防控战场上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每个人虽然只是平凡的微光,但却汇聚起光芒万丈!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市、区政府的严密部署下,在城关街道工委的正确带领下,广大社区党组织冲锋在前,广大党员干部拼搏奋斗,广大居民群众众志成城,社会各方力量守望相助,就一定能把社区这道防线坚决守住,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