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疫”往直前—记城关街道永兴达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杜贺红

cgjd 2020-03-28 17:10:07

从居委会出发

到第一个检测岗永兴园小区285

再到第二检测岗九州B区493

再到第三检测岗永兴达小区369

再到第四检测岗南大街57号楼158

再到第五检测岗营房小区1265

这是从防控疫情以来

每天至少要走3遍的路线

我一边边走一边想社区排查中是否还有漏洞

防控检测岗哪个点位还需要加强

哪位居家隔离人员还需要安抚……

深夜,杜贺红在电脑前敲敲打打,记下了防控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杜贺红是房山区城关街道永兴达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挨家挨户排查、设置检测岗、入户宣传……60多天来,她带领永兴达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始终坚守在战“疫”第一线,尽心竭力维护着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先排查辖区湖北籍的人口,再排查出租房屋和商户中的外来人员,再排查社区所有居民。要求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每个单元张贴致居民一封信,快速宣传到社区每一个人。”在第一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会上,她一改以前布置工作的温和口吻,态度严厉地提出了工作方案,让同事们有些不适应。“2003年我刚到社区工作,就遇到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杜贺红说:“疫情无情,社区又一次到了关键时期,我必须给大家撑好帆、掌好舵,气氛要紧张起来。”


但对待小区居民,她却如春风化雨,温暖滋润大家的心。小王是外地返京人员,今年只有19岁,返京当天回到社区,听说要居家观察,很不愿意,要离开社区。“我不能放她离开,她去别的地方找住处,虽然不影响永兴达社区,但肯定会接触许多人,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大风险。”杜贺红说。经过她亲自反复劝说,小王终于答应留下来居家观察。小王有过抑郁病史,在居家观察中,情绪很不稳定。杜贺红每天下班,先去小王家,和小王聊天谈心,经常给小王买零食,指定了一个社工专职为小王服务,还发动和小王年纪相仿的女儿和她聊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王逐渐接受了居家观察生活,开始配合社区接受观察。


对于疫情防控工作,杜贺红非常善于创新。她建立了“一张图,一个组”的工作方式,一张图是“疫情防控工作图”,以折线图的形式,画出从1月24日至今的返京人员、隔离人员、居家观察人员、计划返京人员的人数走势曲线。一个组是“核心工作小组”,每天都在不断的核实、询问辖区所有住户情况。杜贺红根据情况反馈,制作自购房出京人员、 出租房出京人员、已回京登记人员、计划回京人员等数本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随着防控的持续推进,核心小组人员还每天与未返京人员联系,提示开具当地回京证明,及时了解回京的人员动态,包括从什么地方回来、居住在哪个小区、什么时间回京等信息,然后把每个回京人员的信息反馈到各个检测岗,让检测岗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做好接待工作,不漏过一人。“‘一张图’与核心工作小组的信息反馈让工作人员对防控进展有总体的概念,这样他们工作起来不盲目,心里有本账。”杜贺红说。自从有了这两样“法宝”,工作人员心里有底,工作更加扎实,效率大大提高。

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

城关街道永兴达社区主任杜贺红

作为社区的当家人

用每一支笔

每一页纸

记录着每个家庭的安康

用每一次敲门问候

每一次四处奔忙播撒关爱的阳光

她在岗位上与小区群众守望相助

带领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共同筑造了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彰显了自己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