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镇开展寒衣节“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宣传劝导活动

cyz 2022-11-09 09:39:43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在这缅怀故人的节日,长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各实践站开展“理性追思 文明祭扫”宣传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倡导文明、安全祭扫。


各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线上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渠道发布理性追思倡议,同时,组织两委工作人员、志愿者在社区(村)内向居民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提倡以鲜花祭祀、网络祭祀、家庭追思等文明祭祀方式代替传统的烧纸祭祀。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积极组织活动,广泛传播文明祭扫理念,引导居民理性追思、文明祭扫,培育文明殡葬新风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此外,长阳镇在永静公墓进行了提前部署,由专人落实扫描健康码、行程码、登记、查验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等疫情防控措施,设置文明祭扫引导宣传展板,提醒居民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严防火灾事故发生,营造文明祭祀的社会新风。
图片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文明祭扫意识和环保安全理念,让文明祭祀新风助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


≪小知识:寒衣节来历≫

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要来了。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