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卫生院:战斗在抗“疫”一线上的“逆行尖兵”
2020年的春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全国人民齐抗“疫”过程中,有这样一群人,逆行而上、无畏坚韧,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百姓的安康,房山区长阳镇卫生院门诊主任陈胜、防保科长石建就是首当其冲的两位“逆行者”。
陈胜:用坚守温暖人民群众的心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第一时间报名到密接隔离点参加一线抗“疫”,他就是陈胜。
大年初四,他接到通知,和另一名医务人员到密接隔离点,对新冠肺炎密接者进行隔离观察。

从接到任务到出发,短短几个小时,他们迅速备足所需物资。立即投入到工作中,这里的密接人员有的是武汉来京务工的,有的是武汉来京探亲的,也有因疫情去前线支援的返京人员。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隔离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医务人员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防护眼镜工作,每天在隔离区连续工作几个小时,为了减少上卫生间的次数、更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他尽量不吃不喝,一天下来,摘下口罩脸上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被汗水湿透。尽管如此他没有一句怨言,始终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立春刚过,2月6日的北京下起了大雪,极端天气也大大增加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难度。陈胜同志刚刚完成了上午的排查工作,中心领导电话指示,下午要接收大批量密接者,要求他们做好接收工作。

放下电话,他马上穿防护服开始准备工作,半小时后,随着第一辆救护车的到来,大批密接者陆续到达隔离点,陈胜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测量体温,登统信息,知识宣教,个人防护指导,发放防护用品,这一系列的工作都进行地有条不紊。大片大片的雪花散落在他们的身上,那天的夜晚彻底被救护的警灯点亮了,随着最后一名密接者入住房间,陈胜暂时松了口气,此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三点了。

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隔离区,外面的雪还在下,脱下被汗水浸湿的防护服,回望整个隔离区大楼,已寂静下来,他会心地笑了。
此时他才感觉到又饿又困又累,但是他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的这份坚守暖在人民群众的心里,成为人民群众最强的“定心丸”。
石建:“我是防保科长,
必须第一个上”
“既然没有经验,就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我是共产党员,我是防保科长,我必须第一个上。”她主动向领导请缨。
房山区第一位病例密接者就在长阳,密接通知、指导、日常管理都需要卫生院来负责。去了会不会被感染,做什么样的防护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与密接距离多远才安全,回来时怎么摘脱防护服,怎么消毒,垃圾怎么处理,患者是否配合……一系列问题暂时都没有明确的规范,也没有经验可循,又是疫情初期,大家心里都没底。关键时刻石建挺身而出,主动冲锋在抗“疫”一线。

1月24日接到上级通知后,她用最短时间做好了准备,带领另外2名医务人员出发,到了密接小区门口,进入小区大门就是第一关,没有出入证,又穿戴着防护用品,保安不允许进入,而且当时还没有限制居民出入,引起了部分居民的围观,只能耐心进行安抚。
通过多次协商、请示,终于进了小区。到了家门口是第二关,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按响门铃,与密接者耐心沟通,还好她们很配合。接下来对居住条件评估、仔细勘察和消毒指导,通过她们的努力,第一次流调工作顺利完成,也增进了与密接者的关系。
第一次流调后她有了信心,也为同事增加了信心,同时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月15日接到通知,需要对某蔬菜超市进行流调。超市人流较大,每个人都佩戴口罩,只有疑似患者的大概时间,个人的记忆不可能做到,石建和店长一起翻查监控,一个人一个人地排查,经过一个多小时终于确定密接者为某收银员和称重员。
与当事人交代后,他们立即表现情绪紧张,石建马上进行安抚、心理疏导,耐心介绍集中隔离点的情况,使他们消除心理恐惧,渐渐的当事人情绪稳定下来,石建一颗悬着的心也随着落了地。
疫情没有结束,坚守仍在继续,面对疫情,没有人退缩、没有人胆怯,他们是共产党员,他们是白衣天使,他们是一往无前的勇士,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务人员的医者仁心和医德本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