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85后”在16个社区的52天

2020-03-16 14:24:38

 在本次疫情防控中,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成疫情防控的坚实基础。


长阳镇还有很多社区没有成立党支部和居委会,这些地方之前只有物业公司负责小区的日常服务和管理,但这些地方在此次“战疫”中的表现也丝毫不逊色。


据了解,长阳镇根据实际情况在16个无两委社区成立了14个临时党支部,构筑“战时堡垒”。此外,长阳镇物业科将16个小区划分成四个组,并安排四名物业办的普通工作人员任组长,在镇派、区派干部的支援下快速反应,精细布置,筑起了16道隔断疫情的防护墙。


四名组长对各临时党支部书记进行全面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以最快速度适应工作岗位,进入工作角色。


每名组长都需要负责四个社区的工作,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他们都是“85后”,截至今天,他们已经在社区奋战了52天,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四位组长。


刘丹:既是督导员又是救火队员


刘丹出生于1986年,是典型的“85后”。2019年10月底,刘丹正式成为一名党员,但她没想到的是,一场大考就在眼前。



刘丹从2011年起就开始从事社区社会工作,拥有中级社会工作师和心理咨询师证书,专业素质过硬。她的专业优势,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


宜居园、长景新园、天丰苑和长龙家园社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刘丹是这四个小区的疫情防控片区组长。她运用专业优势,当起了社工督导。



这四个社区的返京人员和租户较多,是疫情防控的难点地区由于没有成立社区两委,很多工作基础搭建都要从零开始,压力可想而知。


刘丹运用专业的社工知识和经验,指导社区临时党支部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从如何摸排建档,到发动社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事无巨细。除了督导员,刘丹还是“救火队员”,每到一个社区,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处理、协调各种突发事件



说起最难熬的时候,刘丹说自己哭过三次,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疫情防控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家里有老人有孩子,担心交叉感染,就住在单位宿舍,三天没回家,当时还处于春节期间,想家人想孩子,第三天晚上回到宿舍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专业督导,临时党支部快速进入了角色,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但她一点也没有放松下来,刘丹调侃自己说:“总担心出问题,越干胆子越小。”其实,胆子越来越小是因为责任心越来越强。

 

段晓辉:小区就是我们的“战场”


段晓辉曾经是一名军人,对于这次疫情防控,他喜欢“战疫”这个词。实际上,自从作为包片干部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以来,他的工作状态和“战斗”差不多



“小区就是我们的‘战场’,疫情防控容不得一丝疏忽,再累也要坚持。”作为一名党员和曾经的军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舍小家顾大家,一直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


从疫情防控开展初期,他便同时承担起了四个商办项目的疫情防控包片工作。商办项目里的商业多,仅中央城一个区域,就有300多家商业,人员流动大,管理难度也大“问题再多,干就完了。”段晓辉身上雷厉风行的军人气质再次凸显,临时党支部筹建、物业公司协调、防控人员培训、应急情况处置……处处都有他的身影。



雷厉风行的他面对居民时充满耐心,有居民对地下停车场封闭管理措施不满,情绪非常激动,甚至谩骂工作人员,他始终心平气和地进行劝解,最终用真诚获得了居民的理解和认可


丁怡:在防控中贡献青春力量


丁怡是位“准90后”,性格开朗,但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表现出的干练让大家刮目相看。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党员,丁怡冲上了社区防控的一线。


包片的四个小区中,既有公租房,又有商品房,还有商办项目,对于怎么做好工作,她着实下了了一番心思。



燕保阜盛家园是公租房小区,共有2900余住户,但是小区的居住密度特别大,甚至存在一套三居室里居住八九口人的情况,摸排和管理的难度都特别大,工作必须严谨、细致。


佳和家苑社区里既有公租房,又有商品房,在防控工作开始的时候,丁怡就指导社区党支部建立“15221”台账台账清晰工作开展就有条理



“最近总是睡不好,总担心工作上有什么遗漏。”丁怡告诉小编:“有时候感觉要把自己分成好几部分才够用。但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收获也很多,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她说,我愿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陀螺,坚守在社区,疫情不退我不退,虽然没有穿起防护服守护在病房,也一样是义无反顾的战士!



工作中一丝不苟的丁怡,说起来感兴趣的话题,总能展现出年轻人特有的开朗一面,把笑声带给身边的人。


张宇:耐心守护好身后的居民


张宇给人的感觉非常温文尔雅,话不多,说话声音也不大。他包片的四个小区中有一个小区距离另外三个比较远,所以他经常开车两处奔波。



张宇不怕辛苦,长阳天地底商多,每天两次检查他从未间断;张宇内心柔软,说起他遇到的被疫情影响生活的居民,他面色沉重。“我遇到过遇到难事着急卖房的居民,也遇到新买了房的居民因为最近不方便搬家只能在外租住。我特别理解他们,他们都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我更有理由守护好我身后的居民。”


在采访过程中,同事称张宇是一位“超级奶爸”“孩子平时比较黏我,疫情防控开始了多久,我就多久没见过孩子了。”张宇说:“我们两口子都是社区的一线人员,为了方便照顾,就把两个孩子送到了双方父母那里。女儿经常用电话手表给我打电话,但说不了两句我就必须要挂断去工作了。”




他们和同龄人一样,有着年轻人一样的爱好和喜欢的生活方式;他们和很多同龄人又不一样,在特殊时期勇敢承担起责任,奋战在抗“疫”一线连日无休。这16个小区的常住居民有16000余户,数万居民的平安健康,就是支撑他们的动力